1966年10月生人的梁野,2011年7月就任哈尔滨市道里区长,后任南岗区长,2016年4月任哈尔滨市南岗区委书记以来,这位性格耿直、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书记,就以雷厉风行的改革魄力,大刀阔斧地在区内全面深化改革。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统领下,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改革思路,突出重点、贯穿主线、全面参与、区分层次、多措并举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区内改革逐步深化,全区各项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突出重点将产业项目作为解决发展问题的“牛鼻子”
梁野说:改革就是改不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机制,包括束缚经济发展的障碍,我们要把改革作为推进发展破解难题的一把金钥匙牢牢抓在手上。
南岗区作为哈尔滨市的核心区,是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医疗、交通、商贸、金融中心。辖区面积182.8平方公里,规划建成区面积16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4.4万,下辖19个街道办事处、1个乡,169个社区、23个行政村。
如何破解这个老城区发展动力的问题,全区上下在区委书记梁野的带领下,形成一个发展共识。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动力源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产业项目作为解决发展问题的“牛鼻子”,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动力和引擎,将全部精力集中到抓项目上,下大力气引进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企业成长性好、拉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全年推进2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48个,项目总投资631亿元,完成投资106亿元,投资完成率125%,开复工率达到100%。
深入开展“大招商、招大商”,实际使用内资150亿元,实际使用外资2.25亿美元。东方新永红、哈尔滨华润万象天地等超百亿元重大产业项目成功签约,76个总投资达315.7亿元产业项目集中落户,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深化深哈合作,一批龙头产业项目落户南岗,实现互惠共赢。
加速产业园区建设,建成10栋孵化大厦及厂房,入驻企业达到48家,总投资规模突破100亿元。2018年,南岗区谋划推进2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00个,重点建设50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10亿元至100亿元项目16个、1亿元至10亿元项目32个。100个产业项目总投资143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5亿元。
扬长避短培育壮大“新字号”
南岗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科教资源优势,但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不够、孵化器整体功能不优、金融支撑实体不强“三大短板”严重制约了发展。
为此,南岗区根据区情实际,以创新引领改革,坚持打科技牌、走创新路,扬科技创新资源富集之长,克科技成果转化滞后之短,突出做好培育壮大“新字号”这篇改革大文章,加快高新技术成果就地转化步伐。重点实施了“三大工程”,即孵化器升级工程、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工程和实施金融支持创新工程,着力将南岗区打造成为“中国制造2025基地”“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大学大所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至高点。
2017年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3处,全区创新创业载体达到65个,孵化面积达到55.67万平方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54户,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加到2138户,有167个高科技成果在南岗区落地转化。
梁野说:按照市委书记王兆力在南岗区宣传十九大精神时的指示要求,进一步探索混合制财政金融改革新路,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和投资效益,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设立、引进和培育天使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为实业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民生为重促进民生产业与民生事业“两业”并举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南岗区委书记梁野牢记党和国家的发展使命,在全面推进区域发展的过程中,把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推动民生事业产业化,作为工作的发展目标,强力推进教育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为区内百姓受益最多的两大领域。
“南岗区教育是全省最好的教育,而且南岗区也是全省的科教中心,区内有22所大学,25万在校大学生,52个省部级以上的研究机构,11万科技人员,3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区,2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区,2318名博士生导师,全省有44名院士,哈尔滨市有41名院士,有34名院士工作生活在南岗,17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9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8所公办中小学校”,梁野书记一口气说出了南岗区有关教育的一组数字。
梁野说:按照十九大提出的教育实现现代化,所以,不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不提高教师素质、不激发教师干事业的热情,教育要实行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为此,南岗区组建了21个教育集团,以大带小,以强带弱,实现优势资源共享,推进教育一体化改革。通过集团化办学改革,强化了学段衔接,形成学习共同体,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巩固南岗区中高考成绩在全市领先的地位。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上,实行“1+N”和“3+X”模式,即一家社区对多家三甲医院,三甲医院覆盖社区或三甲医院的专科与不同社区对接,将21个基层医疗机构与哈医大一院、哈医大二院等9家三甲医院组成医联体,形成服务、责任、利益和管理共同体。
成立20个医联体专家工作室,借助名院、名科、名医,让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一个重点医疗专科,每周通过健康南岗微信平台发布专家出诊信息,让居民享受精准医疗服务。
做实家庭医生签约,以医政管理网、公共卫生管理网、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网、安全生产管理网等“四网联动”工作机制为牵动,通过“定格、定人、定责、定级、定类、定标”,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3个层面12项制度和37个家庭医生工作室,组建110个家庭医生团队,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
实施“养护合一”“协议合作”“居家签约”的“医养结合”模式,12家基层医疗机构已与服务区域内的37家养老机构全部签订医疗服务协议。
改革要敢碰硬改革要敢担当
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和复杂的工程,南岗区改革取得的成就,得力于在整体的谋划上,保持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梁野上任之初,便把深化改革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纳入区委区政府的年度工作计划中,纳入到区委二级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视察内容中,把改革的内容纳入到党校对区管干部的培训计划中。同时,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与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其他各项工作进行共同研究、共同部署、共同检查、共同考核。
面对改革的复杂性,梁野坦言:“改革要敢担当,自身不能有问题,不能怕上访告状。改革要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敢于负责、敢动真格、敢作敢为,不怕困难、不怕吃苦、不怕矛盾、不怕得罪人、不怕威胁利诱。”
区域经济发展的好坏,人是决定的因素,干部是一面旗帜,改革中,南岗区委领导深刻地认识到干部的配备选拔和任用对于一个区域、一个单位的发展的重要性,区委决定,从副调研员到正处长实职连续在一个单位工作五年以上的进行交流任职,打破了过去干部长期在一个单位工作、工作鲜有创新的局面。通过交流任职,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肯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调整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2017年南岗区对符合条件的47名副处级以上干部进行了全部的交流。通过干部选拔任用,达到优化结构强功能、丰富阅历增才干、改进作风防腐败、净化生态树导向的效果。同时,加强作风建设,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以及不廉洁行为,进行曝光和给予处分。
南岗区将全面深化改革视为一场革命,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关键阶段,充分发挥主城区改革创新引领示范作用,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突破口、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探索着“南岗模式”,输出“南岗经验”,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奋力走出了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改革振兴发展之路。
来源:凤凰网
附件下载: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大成街50号
邮编:150001 经营许可证:黑ICP备17005811号